珠海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珠海四十年1988 [复制链接]

1#

年,这一年,国家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大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2月25日 国务院印发《关于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决定从1988年起,用三五年的时间,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把住房制度改革推开。

3月18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扩大沿海经济开放区范围的通知》,决定将140个市、县,包括杭州、南京、沈阳3个省会城市划入沿海经济开放区。

3月11日-15日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首届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成立。此后,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残疾人事业。

3月24日-4月10日 全国政协七届一次会议举行,选举李先念为全国政协主席。

3月25日-4月13日 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以及“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等规定载入宪法。决定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会议选举杨尚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王震为副主席,万里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邓小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决定李鹏为国务院总理。

4月26日 中共海南省委员会和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挂牌。

5月20日 北京市宣布以中关村为中心建立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

8月5日-8日 国家科委召开全国第一次“火炬计划”工作会议,旨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火炬计划”正式开始实施。

9月5日 邓公在会见外宾时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

9月14日-27日 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核潜艇在东海海域进行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并取得成功。

9月17日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韩国汉城举行的第二十四届奥运会上获得5枚金牌、11枚银牌、12枚铜牌。

9月26日-30日 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召开,确定把1989年和1990年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上来。

10月16日 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

这一年,珠海也在逐步的发生着各种改变,经济、科技、教育等方方面面都有着不一样的变化。

2月29日至3月6日珠海市举行首届灯色观赏会,92个单位的多盏灯参与展出,其间,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

3月19~20日阿根廷共产党总书记阿托斯·法瓦(AtosFawa)率代表团一行3人到珠海进行友好访问。

4月5日国务院批准调整珠海经济特区范围。调整后的珠海经济特区范围包括上冲、下栅两个边防公安检查站以南的陆地和珠海北面的淇澳岛,总面积为平方千米。

5月16日珠海扩大对澳门供水工程——磨刀门供水系统工程第一期工程完工,试输澳门。

5月25日由国际文化音像出版社、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和珠海华声实业公司组成的国际文化音像集团在珠海成立。

6月9日珠海市被评为广东省年环境保护先进城市。

6月18日珠海市与四川省成都市结为姐妹城市。

是日珠海市首届“龙腾杯”龙舟赛在香洲香炉湾举行。共有8个代表队参加,斗门县龙舟队获得第一名。

6月27日以市长梁广大为团长的珠海市经济考察团一行7人,前往美国华盛顿、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等地考察。

9月15日首届中国饮料节在珠海国际贸易展览中心开幕。

9月17日珠海至汕头直升机航线试航。

10月10日珠海唐家煤气码头竣工。

10月15日珠海市博物馆举行开馆仪式。

11月17日珠海国际旅游展销会在珠海国际贸易展览中心开幕。国家副主席王震出席开幕式。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维利保尔在开幕式上致词。应邀前来参加展销会的有20个国家和地区近家客户,海内外嘉宾多人。

12月1日万山管理区成立。

12月12日三灶管理区成立。

12月13日广东发展银行珠海分行召开首次股东大会,宣告珠海市首家股份制银行正式成立。

12月16日市委、市政府和特区管委会联合致电民政部云南抗震救灾捐赠事务领导小组,向云南地震灾区人民捐款50万元。

12月23日珠海十年十件大事评选揭晓。十件大事是:1.珠海经济特区试办成功,投资环境吸引万商云集;2.花园式海滨城初具规模,旅游业兴旺发达;3.白藤湖创办全国第一个农民度假村;4.以工业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结构基本形成;5.珠海市在全国、全省率先实行劳动制度改革;6.教育投资递增速度明显增长;7.“皇妹”啤酒获亚洲区优质大奖;8.通讯网络四通八达;9.金融业发展迅速;10.对内对外宣传活跃,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12月28日珠海市移动电话正式投入服务。

12月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拱北区撤销,并入香洲区。

这一年,珠海斗门县至广州市和珠海市的两条大桥相继贯通,图是成为“井案桥通,斗门洞开”的井案大桥通车时的盛况。这意味着斗门与珠海真正的合为一体了。

这一年,珠海金海电子联合公司生产国家优质名牌产品“金星牌”黑白、彩色电视机,进料加工的13英寸彩色电视机达到美国UL标准。

33年过去了,汪文还记得他第一次来到珠海经济特区的心情。

年6月,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汪文踏上了到珠海的路途。近20个小时后,车停在了珠海拱北侨光路邮局附近,一眼可见“神秘”的澳门。

“晚上电视正好在播香港小姐选举总决赛。”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三点式泳装,他却并不觉得开心,“语言不通,很不适应。”但热情又新鲜的氛围,还是让他坚定了在珠海经济特区有所作为的决心,“那时我们从不省略‘经济特区’这四个字,它就是珠海名字的一部分。”

在汪文对特区“许下承诺”的这一年,珠海也在努力改革、前进:

全国率先实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五个统一”,将土地资源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有偿出让,在全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特区第二次扩围,总面积从15.16平方公里扩至平方公里,使发展有了更大的平台;对澳门供水第一期工程顺利完工,西江水试输澳门,珠澳联系更加紧密。

通过对土地转让招牌挂,筹集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民生发展所需资金,今天早已成为地方政府的通行做法,珠三角城市中心市区土地可谓是“寸土寸金”。

但很少有人知道,我国在土地盘活、集约利用上首个“吃螃蟹”,率先探索对土地进行规范化、制度化、市场化利用开发的城市就是珠海。

珠海在全国率先实施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五个统一”,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将土地资源盘活,以土地促发展的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至今对我国城市发展建设都发挥着深远的影响。

早年土地价值一直被低估,城市建设只有投入无回收

年,珠海经济特区成立,迅速完善城市交通、市政的公共配套,为招商引资创造条件是当时的一项重要工作,但由于财政困难,发展的资金从何而来成为了摆在城市决策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曾主政珠海长达16年的原珠海市委书记梁广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由于财政十分困难,早期珠海曾成立两个捡破烂的公司,员工70多人,每天去澳门收捡垃圾,回来后分类清洗消毒后售卖,每年上缴财政70万元,以补贴财政不足。

另一方面,当时很少有人意识到,土地作为发展要素资源的重要性。时任珠海市国土局局长李南华回应,上世纪80年代,人们还没有土地的价值观念,不知道土地是国家的大财库,其记得当时给外商规定的最低土地使用费只有0.2元/平方米,贵的也只有5元/平米。

为何“五个统一”会在珠海诞生

这套被推广到全国的土地管理创新办法,为何会率先在珠海诞生?这还得从特区建立初期说起。

曾任珠海市国土局局长、珠海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的李南华回忆,在建市和试办经济特区初期,珠海实行的是以政府名义分散征地,多头开发经营、无偿(或抵偿)使用土地。为了吸引投资,市政府制定的土地使用费标准都非常低,只要双方同意,用地单位就可以直接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征用土地,可低偿甚至无偿无限期用地。

因此,在低用地成本的吸引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后,珠海的房地产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一些单位和房地产公司还打着政府的名义到农村征地2万多亩,占有土地后开发房地产,甚至大发奖金,大搞住房。

《梁广大珠海为官16年》一书记载,从建市、办特区到年底,珠海市政府投入市区市政建设、基础设施和土地开发的资金共30多亿元(含外债)。但办特区近8年时间,各房地产公司交税和上缴仅回收.6万元。市政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严重短缺。

内债外债一身债,珠海市政府捉襟见肘。梁广大曾上门找到房地产公司的老板座谈说:“政府投入巨大资金创造了好的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你们才有这么多钱赚,应该给政府上缴点钱吧。”

房地产公司老板很大方地答应。可等到第二年,仍没有一家房地产公司给市政府上缴。结果,房地产商和一些部门越做越大,政府却越来越困难。

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土地不会自然而然就有价值,按当时的成本计算,一平方公里的毛地需要8个亿的配套设施投入,才会变成有价值的土地。而土地一旦有了价值,就成了商品。事实上,从政府投入资金搞基建的那一天起,土地一级市场就已经形成了。认识到这一点之后,珠海市政府决定用改革土地管理开发和经营的办法解决资金困扰。年10月,珠海市政府就颁布了《关于珠海市土地清查情况和处理意见》,首次提出在珠海市范围内建立“五个统一”管理体制,以及有偿、有限期、可流转的土地使用制度。

找寻城市建设的根本出路

年,大刀阔斧的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启动。

借鉴香港“借土地生财”的土地管理经验,依据当时的国家法律并结合珠海实际,珠海制定了《珠海经济特区土地管理实行“五个统一”的规定》。

当年,珠海市政府花了近30亿元,对特区范围内土地实行规划控制用地,分期分批征用和给予补偿安置,并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直接向农民征地,只能向政府申请并经批准有偿有限期地获得土地开发权;所征土地政府没有使用之前,农民照耕不误,不准丢荒,政府不收任何费用,但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政府需要时就收回。

在征用土地时,为保证农民的利益,除了给予农民合理的征地补偿外,还以村为单位或以人口计,预留了15%至20%左右的土地以作村集体用地,其中30%的集体用地可以经营房地产。同时,政府还给每户农民预留一套60至平方米的住房,并规定,政府补给农民的征地款不能分,只能用于办工业和第三产业。

李南华说,“五个统一”土地制度改革在全国首开先河,实质是市政府对土地管理权力和利益分配关系的重新调整,在实施初期也遇到了来自既得利益者的压力和阻力。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土地管理制度也被外界非议为“地方土地垄断”。

面对各种困难与非议,特区的改革者们并没有退缩,他们深刻认识到,城市土地是珠海经济特区继续建设的经济基础,开发土地、统一出让以回收城市建设的配套资金,保证有投入有回收,是城市建设的一条根本出路。

由此,“五个统一”在勇于创新、大胆改革的特区精神推动下,得以持续落实。年至年,珠海市政府以行政抵偿划拨及有偿出让土地共计万平方米,共回收土地使用费和市政设施配套费3.亿元,上述收入全部专项用于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土地开发和土地后备资源的围垦开发。

从此,珠海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走上了投入—回收—再投入—再回收的良性循环轨道。“五个统一”实现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大节约了城市化建设成本,提高了合理使用土地、节约用地的效益;既保护了珠海的环境,也保证了当时花园式海滨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

年,全国市长学习班在珠海开班,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学习珠海土地管理的“五个统一”,珠海经验开始逐步推广到全国。

特区二度扩围

产业发展空间扩容

年,珠海经济特区范围从原来的15.16平方公里扩大至平方公里。特区扩容,使得珠海市重新梳理了工业规划,并将工业发展主要目标确定为“轻、小、精、新的外向型工业体系”。

继年之后,年,珠海经济特区进行了第二次扩围,面积大幅扩大。

当年4月,国务院同意珠海经济特区范围从原来的15.16平方公里扩大至平方公里,调整后的特区范围,包括上涌、下栅两个边防检查站以南的陆地和珠海市北面的淇澳岛。

此次调整过后,特区陆上边界,东面、南面临海,西起下栅检查站,沿凤凰山东南麓20米等高线至上涌检查站,再由上涌检查站由南沿中山市界延伸到西江出海口。同时,珠海还在上涌和下栅设置了边防检查站,采取特殊的行政管理,对进出特区的人员和物资进行必要的检查,以加强特区管理,保护特区政治经济稳定。

“国务院批准调整珠海特区范围,使得珠海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开放与改革的综合实验”。年5月,珠海市政府举办记者招待会,时任珠海市委书记兼珠海市市长的梁广大,向外界介绍了珠海今后的发展规划。

在交通方面,珠海确定了以七条交通干道为主的特区交通网络,其中包括南湾路、金溪路、板障山隧道、南山路、建设路、梅溪路和港湾路,并表示将要修建淇澳岛大桥,兴建40万千瓦的淇澳火力发电厂。

在那次记者招待会上,梁广大将珠海市新的工业发展主要目标确定为“轻、小、精、新的外向型工业体系”,将以特区为主题,重点开发香洲、拱北、前山、南屏、湾仔,继而向唐家、下棚发展的格局。

新工业区的具体规划是:前山分上涌、新涌、莲塘和造贝四个工业区,重点发展电子、轻纺、轻工和新兴的特种造纸等项目;新香洲工业区重点发展电子、制衣、轻工项目;下棚工业区重点发展建材、陶瓷、视频和饲料工业;唐家和淇澳作为能源、化工工业区;湾仔和马骝州则规划为仓储区、轻工业和商业区。

在梁广大看来,及时地调整特区范围,使珠海市区的各项设施能够发挥更大的功能,同时使产业的合理安排有了充分的余地。既有新兴工业,又有传统工业;既有大片平整的工业用地,又有广阔的可供发展创汇型农业的坡地和滩涂,还有适宜发展港口、仓储、旅游等不同功能的用地,使珠海市能够更加合理地按各类工业项目功能作出安排,建设一个功能齐全的、布局合理的、现代化的、科技水平高的外向型经济的珠海经济特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